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工信部鋰電池名錄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工信部鋰電池名錄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請問,中國鋰電池權威檢測機構是哪個啊,謝謝了啊?
工信部電子四院(CESI)也很權威,是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它是鋰離子電池國家標準的制定單位。其實18所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18所,201所是兵器集團201所,這兩家都改制是企業了。此外,國內還有很多的不正規的檢測機構,出的報告認可度較差,請在測試前務必先弄清楚。
鋰電池供應最多的企業?
寧德時代是全球鋰電池供應最多的企業。
1. 從2019年開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銷量居第一,2019年寧德時代配套動力電池的有1900余款車型,占比約 41.5%。
2. 2021年1-6月份公司繼續位居全球動力電池裝機榜首,占30%的全球份額,相比2020年的23%提升7pcts,市占率進一步提升。
2021年1-6月工信部公布的2400余款新能源車型中公司配套1200余款,占比約50%,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擁有最廣泛的客戶基礎。
3. 持續大力投入研發,技術水平引領行業。
上半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27.94億元,占營收6.34%,在業績高增速的基數下保持高額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簽約成立清潔能源聯合實驗室、推出了首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成立未來技術學院推進產學研一體化。
4. 產銷兩旺,加大擴產力度擁抱鋰電浪潮。
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產能為65.45Gwh,產量60.34Gwh,產能利用率92.2%,維持高位。公司8月13日公告擬定增不超過582億元,用于五大生產基地共計137Gwh鋰電池和30Gwh儲能電柜的新產能投資,產能擴張節奏超預期,鋰電龍頭行業地位進一步夯實。
三元鋰電池國標?
EV視界報道】工信部12月10日正式發布《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
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新的規范明確分開了三元鋰電池和其他類型產品,且下調了能量密度的要求限制,“使用三元材料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210Wh/kg,電池組能量密≥150Wh/kg;其他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60Wh/kg,電池能量密度≥115Wh/kg。”
同時,新的規范要求企業在電池生產工藝、生產環境、電池安全測試等方面具有相應的檢測和控制能力。并要求消費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不小于23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不低于180Wh/Kg,聚合物單體電池體積能量密度不小于500Wh/L,500次充放循環后依舊能保證80%或以上的電池容量。
儲能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不應低于14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不小于100Wh/Kg,其電池容量應該在充放循環5000次以上依舊能維持80%以上。
此外,新規對于正極材料以及負極材料的含量要求相比2018年的都有所提升。正極材料的磷酸鐵鋰比容量≥145Ah/kg,三元材料比容量≥165Ah/kg, 鈷酸鋰比容量≥160Ah/kg,錳酸鋰比容量≥115Ah/kg,其他正極 材料性能指標可參照上述要求。負極材料的碳(石墨)比容量≥335Ah/kg,無定形碳比容量≥250Ah/kg, 硅碳比容量≥420Ah/kg,其他負極材料性能指標可參照上述要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工信部鋰電池名錄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工信部鋰電池名錄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