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電池維修技術專利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電池維修技術專利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電瓶醫生是國家專利產品嗎?
電瓶醫生是國家專利產品。
電瓶醫生是指一種能夠修復電動車電瓶的設備。
它通過一系列的電子技術和算法,可以檢測電瓶的狀態并進行修復,延長電瓶的使用壽命。
這個設備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因為它可以解決電動車電瓶容量衰減的問題,提高電瓶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電瓶醫生是國家專利產品的原因是,它的技術和算法是經過專利保護的。
國家專利是對一種發明或創新技術的法律保護,確保發明人或創新者在一定時間內擁有獨占權利。
這樣可以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并保護發明人或創新者的權益。
電瓶醫生的出現解決了電動車電瓶容量衰減的問題,對于電動車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設備。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擴大,電瓶醫生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瓶醫生可能會有更多的功能和應用場景,為電動車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刀片電池是比亞迪專利嗎?
刀片電池只有比亞迪才能做
對于目前來說,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只有比亞迪可以做,因為刀片電池是比亞迪的專利,除非說比亞迪授權給其他公司,并且把技術交給其他公司的話才可以說比亞迪以外的公司能做刀片電池。目前來說搭配電池還是比亞迪的名牌。
新能源電池 專利排名?
1、比亞迪:1874項
比亞迪業務范圍廣泛,專利數量自然也就牢牢占據榜首。2017年比亞迪已發布專利共1874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526項,發明授權405項,發明公布836項,外觀設計107項。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113項,2月共130項,3月共119項,4月共198項,5月共262項,6月共207項,7月共173項,8月共172項,9月共144項,10月共120項,11月共142項,12月共94項。
2、沃特瑪:926項
2017年沃特瑪已發布專利共926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510項,發明授權專利11項,發明發布專利400項,外觀設計5項。
沃特瑪的外觀設計專利共5項,主要分為四類:1、壁掛式充電樁;2、電池箱;3、純電動汽車多合一控制器;4、物流車。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58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13家。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TOP10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塔菲爾新能源、孚能科技、欣旺達。其中,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第。
2020年1-11月,燃料電池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授權的專利數為11698件。中國地區(不包含港澳臺地區)公開/授權的專利數量為6390件,位列全球第一。日本、美國和韓國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公開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1720件以及1482件。德國、WIPO、EPO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緊隨其后。
固態電池專利排名?
從專利主體來看,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的豐田擁有固態電池專利 252件,數量遠超其他車企與電池企業,同時日本其他消費電子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如富士(62件)、村田制造所(58件)、松下也在固態電池領域有廣泛布局(45件)。總體來看,日本固態電池的研發以產業界為主導。 美國固態電池專利分布比較分散,而且其持有主體多為 Quantumscape(21 件)、 Sakti3(17 件) 等初創企業。 中國固態電池專利分布也很分散, 但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專利持有主體以科研機構與大學為主,如中科院青島能源所(13 件)、哈工大(13 件)等。韓國雖然總量不及中國,但是專利分布相對集中,如三星電子(35 件)、LG 化學(29 件)、現代汽車(25 件)。與日本相似,韓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也是以產業界為主導,且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均有布局。
全固態電池專利的持有主體情況與固態電池基本類似,日本、韓國均以產業界為主導。其中,豐田的專利件數遙遙領先,高達193件;富士以59件專利持有量位居第二;村田制造所排名第三,持有51件專利。中國全固態電池研發仍然以科研機構與高校為主導,專利持有數量排名前五的主體分別為中科院寧波材料所(6 件)、青島能源所(6 件),及三所高校哈工大(6件)、中南大學(6件)、寧波大學(5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電池維修技術專利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電池維修技術專利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