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蓄電池工作原理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蓄電池工作原理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一直都搞不懂蓄電池的工作原理,蓄電池沒電了是電壓下降了還是電流小了啊?求高人解釋?
蓄電池放電時電壓是減小了,但是電流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分析,我們用輸出功率來做兩個例子比較一下。
1,電阻負載:一個12V的蓄電池充滿電,一個電阻10歐姆的負載,當充滿電的時候需要1.2A的電流,當蓄電池放電時,根據(jù)歐姆定律,當阻值不變的情況下,電壓和電流成正比,即電流和電壓都變小了。這個例子中隨著蓄電池的放電,輸出電壓和電流都減小了。
2,開關電源作為負載(開關電源后面接一個固定的負載):一個12V的蓄電池充滿電,后面接一個開關電源負載,開關電源的額定電壓為>5V,消耗的總功率為12W,當蓄電池充滿電時為12V,則需要提供給開關電源負載12W的輸出功率,則輸出電流為1A;隨著蓄電池放電,當蓄電池放電到電壓為8V時,為了提供給負載12W的輸出功率,則蓄電池的輸出電流就要增大到12/8=1.5A。當蓄電池電量放到5V以下時,開關電源負載不能工作了,斷開電路,則蓄電池電流輸出變?yōu)?.這個例子中隨著蓄電池的放電,當輸出電壓V(5
12V蓄電池 結構和工作原理?
1、蓄電池的組成
蓄電池它主要由外殼、蓋子、加液孔塞、連接板、接柱、極板隔板和電解液等組成。
(1)極板:極板又分為正極板和負極板,在燈盡正、負極板的上端分別安裝著一根橫連著的鉛條,組成極板組。正極板上的活性物質(zhì)為二氧化鉛,呈棕紅色;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zhì)為純鉛,呈青灰色。負極板比正極板多一塊,這樣可以將每一塊正極板都放在負極板的中間,以減輕正極板在電化學反應中的變形。
(2)隔板:隔板夾在正、負極板之間,可以防止正、負極板短路,但它又具有多孔性,以保證電解液能暢通無阻。一般隔板用松木板經(jīng)過化學處理制成,但也有用多孔塑料板、多孔橡膠或玻璃纖維板等制成的。
(3)外殼:外殼的材料為塑料,底部有突起的加強筋,用以支持極板組,避免容器內(nèi)的沉淀物粘結在極板上造成短路。
(4)蓋子:蓋子裝入外殼中,周邊用瀝青密封,蓋子上有三個通孔,正、負極板接柱從兩邊的孔中伸出,加液孔塞裝在中間孔上,加液孔塞上有通氣小孔。
(5)接柱:一個蓄電池有兩個接柱,與正極板相連的叫正接柱,刻有“+”,接火線;與負極板相連的叫負接柱,刻有“-”,接搭鐵線。通過正、負接柱與外部電路相通。
2、蓄電池的工作原理
蓄電池是一種可逆的化學電源,可以實現(xiàn)反復的充電和放電。充電過程是將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貯存起來,放電過程是將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芊懦觥F涔ぷ髟砣缦拢?/p>
將兩塊硫酸鉛極板浸在電解液(硫酸溶液)內(nèi),并接以直流電源。由于電流通過,極板和電解本由市液產(chǎn)生化學反應,與電源正極相接的正極板還原成二氧化鉛,與電源負極相接的負極板則還原成純鉛,同時電解液中的水消失而變成硫酸溶液,于是電解液變濃,蓄電池電壓升高,因此可以供電。
電瓶的蓄電原理?
放電:
將蓄電池的化學能轉(zhuǎn)換成電能的過程稱為放電過程。
電化學反應:將蓄電池與外電路的負荷接通,電子e從負極板經(jīng)過外電路的負荷流往正極板,使正極板的電位下降,從而破壞了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因此發(fā)生電化學反應
將電能轉(zhuǎn)換成蓄電池化學能的過程稱為充電過程,它是放電反應的逆過程。
充電時蓄電池的正負兩極接通直流電源
當電源電壓高于蓄電池的電動勢E時,電流由蓄電池的正極流入,從蓄電池的負極流出,也就是電子由正極板經(jīng)外電路流往負極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蓄電池工作原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蓄電池工作原理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